個人港股投資六大準則
1. 高估值公司不要碰。 故事一旦出現瑕疵,腳踝斬沒商量。 海底撈 85 元到 17 元, 微盟集團 33 元到 9 元,都只用了 10 個月。(歡迎評論區繼續舉例) 2. 長期低估值公司要謹慎。 成熟企業失去成長性之後,要嚴格仔細甄別現金流含金量以及企業治理。舉幾個例子:地產開發商 融創中國 2PE 、乳製品保健品公司 H&H 國際 8PE 、 北京控股 4PE 。(歡迎評論區繼續舉例) 3. 小市值公司要謹慎。( 100 億港幣市值以內) 尤其是在熊市或平衡市里,參與港股的整體資金量和成交量都比較小,機構投資者通常把這個市場當做次要市場去考慮自己的倉位。小市值公司失去流動性,會非常熬人,連續 100 根小陰線(中間夾雜若干微型反彈)是很正常的現象。 當然這裡面也對應著極佳的大機會,牛市來了彈性非常高,最終這類票幾年的走勢就是極端的長期陰跌 + 暴力快速拉升。什麼時候做、怎麼做、甚至做不做這類公司,對投資者考驗非常大。 4. 對短期業績沒把握不要做 由於不設單日漲跌幅的交易制度,一份脫離預期的季報,很可能出現集中拋售的情形,哪怕你非常看好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,亦有可能承受單日 15%+ 乃至 20%+ 的浮虧。尤其是一些與市場溝通不頻繁不密切的企業。 5. 對公司資本運作不熟悉不要做 在港股上市的公司,通常會充分利用港交所的融資規則來匹配公司的業務發展資金需求,手段非常多元,最好充分瞭解公司過往的融資記錄,仔細分析其合理性和必要性,以評估公司資本運作的水準。每次融資對估計都會形成衝擊,而披露方面與 A 股的規則相差較大,如果你不瞭解,很可能會吃大虧。 6. 現金流邊際變差的公司儘量不要做 港股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敏感程度遠高於其他市場,尤其在平衡式和熊市里,無論企業投入高額現金到極具長期價值的研發、市場開拓,還是收購投資一些上下游,在未得到業績驗證的週期裡,都是減分項。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, " 高額 " 的定義會有出入,總的來說,機構不喜歡未來經營業績不確定的公司。目前可能 美團 -W 、 微創醫療 等去年的明星公司,正在經歷這個週期。 綜上, 港股非常難做(這與長期收益率未必完全正相關),絕大部分人不適合做。 如果你手裡的港股持倉公司,正好正在或已經經歷過長期下跌或